《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写景名篇,我做学生时学过,做了老师后也教过很多次。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济南冬天的“温晴”,然后由天气的“温晴”过渡至“温情”,再通过对作者的资料了解、文本的再次阅读,让学生了解作者老舍对冬天的济南的“温情”。从而让学生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的写景手法。
在课前的导入上,我曾举棋不定:究竟是用对“南京冬季寒冷”的特点介绍引出“济南冬季温暖”,还是用老舍曾经身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导入。
本来我比较属意前者。因为《济》文中,重点表现了“温晴”的特点,从南京冬季寒冷导入,一来比较贴合学生实际,二来也更能体会作者对济南的“温情”。
老舍先生曾经入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是他的儿子舒乙对外披露的,曾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因为老舍先生是1966年去世的,而舒乙先生对外披露的则是1968年的诺贝尔奖评选,后来我查到但已故作家萧乾曾携夫人文洁若到瑞典证实过,老舍在评选中确实得票排第一,文洁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此有所记录。这一资料得到了证实,于是也纳入了我考虑的范围。后来,我了解到我的课是当天的最后一节课,考虑到学生已经比较疲惫,从激趣和贴近生活的角度考虑,我决定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说起,拉近学生和这一经典篇目的距离,更好的激发他们听课的兴趣。
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我的课前设想,但有几个地方我还不够满意:
一、留给朗读的时间不足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经典之作,而我这节课的朗读不够。通读全文只有一次,而且是由几名学生合作完成,全体学生的朗读体会时间不足。本来我在之后也预留了诵读的时间,第一环节的设置是学生找出“温晴”这一特点,当时学生寻找答案的时间超出了我的预计,而我也急着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而影响了后来对课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朗读,也就很难有更深切的体会,所以学生对文章只能是走马观花。
二、对“情”的分析流于表面
在“温晴”环节之后,我应当引导学生体会济南的冬天“温柔多情”的特点,这一环节我把握的过于匆忙,直接让学生由修辞手法切入回答,这未免有取巧之嫌,忽略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温情”。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几次,多品味一下,多体会一点,教师少一点方法的指导,多一点感情的培养,这样的答案才可以顺其自然的水到渠成,学生的语文水平才可以真正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走修辞方法的“捷径”。

课后再思考,第三环节“作者对济南的温情”中,补充的资料略显多余,似乎去除一部分也未尝不可,尤其是老舍曾经说过的 “上帝把春天的艺术赐给西湖,把夏天的赐给瑞士,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这段话,其实在课文中就有类似的赞美之语,与其课外补充,还不如深入文本继续发掘。

张波老师对文本的品读细致,万丽平老师的以读促写,恰恰映出了我过于毛躁大而化之缺乏创新的毛病。
打油诗一首,记取壬辰秋。
济南冬如旧,文本宜细究。
穷经未必皓首,解读各自风流。
字里行间有奇趣,负命之人可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