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的需要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要求。从2002年秋季 ,南京市整体进入新课程的实验阶段,我校初一年级全面进行新课程的实验。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要求每一位教师提高认识,付诸于行动。
2、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否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式,课堂教学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认为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必须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与贯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探究并作出回答。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意识上,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科课程目标的全面、深刻地理解;从技能上,提高教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及有效组织教学的能力。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及价值观的全面的发展。
3、开发并研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设计操作范式,包括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策略及具体方法。
三、课题界定
教学活动设计是指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系统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创造一种教学活动模式,并形成有序的流程,以指导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教学活动设计的四个主要环节:教学内容的任务分析,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始点;学生初始才能的测量和诊断,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点;最佳教学措施的制定,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教学效果的测定和评价的设计,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反馈途径。
新课程理念:新的课程观,既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全面的学生观,既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全面的课程价值观,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学生终身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精神与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人生规划能力);多元的学习方式,既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评价项目多元与评价方式多样。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自我反思性评价、过程评价(成长履历评价或档案袋评价)。
四、理论依据
1、教学活动设计的相关理论(加涅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下的教学设计等)
2、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即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明确的任务、合理的分组、合作规则的制定及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合作学习的成功关键。
3、探究学习理论,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其特点为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其目标是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其主要特点为主动性、独立性和规划性(自我管理)。
五、           研究内容
分学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分学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从学习内在品质维度,研究自主型、探究型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方法。具体包括:
A、如何培养学习主动性?
B、如何指导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
C、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D、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
     2)从教学组织形式维度,研究小组合作式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方法。具体包括:
A、分组原则;
B、合作学习的规则;
C、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D、合作学习的策略及方法。
    3)从教学手段维度,研究网络教学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运用规律。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主要采取问卷与访谈的形式。
2)行动研究法。聘请专业科研人员与初一使用新课程的教师共同参与研究,边实践边研究。
3)经验总结法。归纳整理优秀教学设计案例,提练、总结新课程下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策略与方法。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1)2002年9月—2002年10月,研制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2002年11月—2002年12月,成立课题组,论证、修改方案,学习新课程标准。
(2)实施阶段Ⅰ
3)2003年1月—2003年6月, 教学实践。
(3)中期总结,2003年7月—2003年8月,归纳整理优秀案例,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4)实施阶段Ⅱ
5)2003年9月—2004年5月,教学实践。
(5)结题阶段
2004年6月—7月,收集整理优秀案例;开设优秀示范课(全程录像);撰写子课题及总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研究论文。
八、成果形式
1、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汇编(文本材料、影像材料);
2、优秀研究论文集;
3、课题研究报告;
 
九、研究条件
1)新课程在初一年级的试行,使课题研究具有实践的基础,同时,使课题研究具有实际价值。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认为此次课程改革是彻底改变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校长参与课题的研究,给予经费保证。
3)课题组成员结构中,有专家,对课题的进行理论指导;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如市学科带头人马辉老师、市优秀青年教师杭秉全,有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有一批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有热情、有个性,传统教学的影响少。
4)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有校园网,多媒体进课堂,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