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找”的放矢


让学生学会“找”的放矢

李成香

常有学生跟我抱怨,历史书上的知识点都记在脑子里了,为什么还是考不到高分,特别是主观题,得分太难。我认为,这不是偶然现象。

如今的历史教材再也不是大而全地一味地讲述过去发生的事件,而是很重视与现实的结合,真正做到“以史为鉴”。例如新版必修一不再长篇累牍地讲述苏联解体的经过,而是重点讲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内容,了解其解体的原因,吸取其失败的教训,有利于我们走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正因时代的要求,教材的变化,历史试题也相应随之改变,材料分析题开始占据试题相当比重,不仅问答题里有材料,就连客观题里也夹杂着材料题。这种题目设计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得高分,记忆是基础,理解是钥匙,运用是关键。

跟我抱怨的学生,他们其实只做到了第一步或第二步。只做到第一步的学生还停留在初中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史实,而不求甚解,更何来运用,也不会有高分了。做到第二步的学生已经成功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唯一不足之处就是缺乏练习。历史试题也和数学试题一样需要练习,目前的试题形式要求学生善于根据材料 “找”的放矢,在所给材料中找出关键性句子,从而得出结论。

因此,我在课件中有意设置相关材料,并引导学生自行分析,给出结论。在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要先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我分别用材料来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如“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大10多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我要求学生们分析这段材料给出十月革命爆发的一个社会背景,学生们找准了“的”,第一个反应是“无产阶级受到严重剥削”,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最佳答案,于是我进一步问道,无产阶级受到谁的严重剥削?“资产阶级”,“好,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无产阶级要反抗,他们之间有矛盾”,“那么这个社会背景是什么?”“俄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受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通过这种设置材料,引导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分析材料,找准“的”,给出正确结论。但这种能力的形成更需要课下的练习。

我在讲解评价手册中的材料时,先提问学生,让他们找出关键性的句子,然后给出答案,当然,这仍是一个练的过程。我相信,只要我们将这种方法变成了习惯,跟我抱怨难得历史高分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