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增效 聚力前行——记第十四周专家指导


2021年11月30日上午,南京市初中历史教研员王兵老师莅临雨花台中学初中部,就《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键与对策》进行主题讲座

王兵老师认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应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的课时安排。历史教师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主人,教研组是基层单位的战斗堡垒。校本化的关键之一是作业。目前存在的作业指南存在的问题——可操作性不强。作业是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不应以课前、课中、课后完成作为评价标准。双减工作的关键是:如何落实作业?

对于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的考量,王老师主要提出了一下的看法和要求:

  一、定位与旨趣
1、课程、课堂与作业
  课堂是初中历史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理应成为历史学习、教学及评价的主阵地课堂作业是课堂学习、教学及评价的主要载体;课堂作业研究理应成为校本教研的关键议程和中心内容。

2、变革教学方式,落实学习、教学、评价一致性(七条)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唯物史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原则;正确的价值引导和情感熏陶。

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适切性;问题意识与主动性;历史细节、矛盾纠纷与探究性。

二、     课堂作业研究与实践的关键

关键之一:校本作业体系的构成

课堂基础作业

课时核心任务作业:129+6课时

单元主题作业:34课时

跨单元主题作业:21课时

课后拓展作业(行走作业)*思考每一课时的作业目标是什么?

关键之二:校本教研的塑型

课时核心任务作业
环节一:绘制时间轴,标注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标志。阅读本课导言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将“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相关时间、事件标注在时间轴上。
环节二:在时间轴标注出相应时段中国国家名称。结合开国大典盛况,对比近代史上国家政权的组建方式,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作业研究塑型
整体规划,不同年级、学期各有侧重,分步实施;聚焦各课时的主题和核心任务,创设核心学习活动的主问题及问题串;课时、单元、跨单元主题、跨学科融合兼顾,课堂评价与课后拓展、阶段学测兼顾,思维特点、学习态度等与历史常识掌握、核心素养培育兼顾,小切口、宽联系、深分析与低起点、缓坡度、勤反馈兼顾,纸笔测试、历史制作、参观寻访、自我评价、小组合作等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兼顾。

课堂教学的塑型
聚焦课时核心任务,围绕作业目标,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典型历史细节与呈现方式,创设良好的作业情境,适度增加或减少问题支架,落实低起点、缓坡度。
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与互评为辅,最大限度发现、外显并补偿作业过程及结果中的相异构想,记录典型案例并用于阶段分析与凝练。

 王兵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高屋建瓴,为我校指引了双减下初中历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键与对策,特别是对于作业环节的思考,令人收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