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关系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也是中国古代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旧课本把郑和下西洋写得非常简单,重点突出了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一点在高初中课本里是一样的。这种写法即没有显示出高中课本跟初中课本在知识层次上差别,又没有引导师生对郑和下西洋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从教学实践上看,表面看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上产生了负效应。新课本对郑和下西洋的写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这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点,引导师生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发展过程中考察郑和下西洋,避免由于孤立地看待郑和下西洋,而产生的认识偏差。我听过不少教师讲郑和下西洋这节课,由于课本是孤立地谈郑和下西洋,突出的是中外经济交流,世界航海壮举,教师利用电教手段,生动地展示航海路线,形象地再现交流场面,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统治者实行开放政策,进行主动外交,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教师的课讲得非常吸引学生,孤立地看他的结论,似乎也无可挑剔,实际上这里出现的偏差。明朝前期的政策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遣使四出,广加招徕,努力加强与周边邻国的正常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实行严厉的海禁,不许私人出海贸易,也不准外国人来华经商,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中外交往的发展。任何国家的对外关系,都有民间的和政府的方式。郑和下西洋是政府行为,说它是主动外交,开放政策,一点不错。但是,明朝实行海禁,就是禁止私人从事贸易,关闭中外交往的那扇大门,海外贸易完全被政府垄断, 这跟宋元时期政府鼓励私人海外贸易相比,已经趋于保守和内向,是退步了。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这个时代在对外关系上的反映。新课本写郑和下西洋,特别点出“明成祖靠国家的力量垄断宋元以来日渐发达的海外贸易,派郑和出使西洋。”目的是引导师生从我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过程这个新视角去考察郑和下西洋,全面地认识它的意义。

 

第二点,旧课本讲郑和下西洋重点放在中外经济交流,没有涉及它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深远影响,这就不能全面地揭示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意义。新课本为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充实了不少新内容。如:从文字上,增加了“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内容,并指出:它“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就重视礼尚往来,反对恃强凌弱。明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高,但郑和在海外从未仰仗“天威”,欺负小国弱国。在爪哇岛,郑和的部下被误杀170人,郑和并没有使用武力相报复。郑和在旧港与锡兰的两次用兵都属于自卫性质。郑和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这与半个世纪以后涉洋东来的西方殖民者的强盗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如,新课本增加了“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的内容,并举出:“仅1423年就有16中使节,率1200人,随郑和来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外交往频繁、使节级别提高、交往范围扩大等方面,来认识郑和下西洋确实把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图片上,新课本增加了山东德州苏禄东王墓的照片。这即是对文字记载的印证,又 能增强课本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

 

第三点,揭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局限。我听一些教师讲郑和下西洋时,不只一次地见到教师出示《郑和、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航海活动比较表》,从航海时间、船队规模、船体大小、船上设备、航海次数等进行比较,结论是“郑和比西方航海家伟大”。每逢讲此处,教师看到学生表现出的骄傲自豪的感情,很欣慰。评课时,大家也往往肯定教师成功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可是,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这里面也不无偏颇。郑和的确伟大。我们的课本也说:郑和航海,“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不过,你要通过简单的比较,非要把“最伟大”或“比西方航海家伟大”的桂冠送给郑和不可,恐怕会引起异议。因为郑和受历史局限,他的航海活动并未能像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那样导致地理大发现的后果,其意义自然大打折扣。为了师生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和理解郑和的航海事业,新课本揭示了郑和航海的历史局限。这方面内容旧课本是没有的。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首先是从政治上考虑,而不是从经济上考虑的。明成祖通过“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从传统观念上看,这是“篡逆”行为。因此,他继承帝位的合法性受到广泛的怀疑,甚至攻击。著名文臣方孝儒甘冒灭“十族”大祸,也不为朱棣起草登极诏书,就是明证。明成祖要郑和出使西洋,“颁正朔”,广加招徕,促使周围各国“执圭捧帛而来朝,梯山航海而进贡”,制造一种“万国衣冠拜冕旒”盛大景况,以便提高自己的皇帝声望。那时候,元朝的残余势力尚存,史书上称“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明成祖登基后曾常驻北京,摆出与蒙元势力决战的姿态。他自然不愿南方多事,以避免南北受敌。郑和下西洋,也是贯彻明成祖的这种战略意图。永乐年间是明朝对外交往的高涨时期。著名使臣很多,像侯显“五使绝域,劳绩与郑和亚”,,李达、陈诚多次持节赴西域。他们都是为了贯彻明成祖安定周边的战略。明成祖本人并不主张发展海外贸易,郑和使团在海外进行一些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只是附带进行的。这种交换活动只是作为与西洋诸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手段,所换回的多是异域珍宝,供宫廷享用,它与赢利性的海外贸易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新课本把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归纳为三层意思,即“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这三层的分量依次降低。受目的的制约,新课本指出了郑和航海的历史局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负担。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也悄然结束。”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郑和下西洋不以发展海外贸易为目的,缺少持久的经济推动力;再一层是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负担。这里所谓“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是指无论郑和到海外交易,还是西洋贡使来华,明朝政府都不考虑外国贡纳多寡,回赠却十分优厚。据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记载:“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这种赔本的买卖,对广交朋友,加深情谊,固然有积极作用,但不断赔本,使自己在经济上难以坚持下去。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郑和航海的壮举不但未能像哥伦布等人的航海那样导致地理大发现的后果,而且终因明朝国力衰退,宣德以后便成绝响。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局限,这样才有助学生全面、正确、公允地评价郑和,避免因评价偏颇,而潜滋暗长的虚骄之气对学生思想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