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一面不厚不薄的墙


备课,一面不厚不薄的墙

                           ——一则故事引发的思考

夏秋慧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印第安人常年生活在气候特殊的沙漠地带,白天,火红的太阳经过沙石的反射和热量的累积,能把人活活烤死;夜晚,荒寒在一无遮掩的旷野中泛滥,又能把人冻僵。面对困境,印第安人却能安适地生活在那里,什么原因呢?原来,在沙漠里,印第安人的墙经过了特别的设计,它的厚度恰到好处——白天,炽热的艳阳晒不透那向阳难耐的墙壁,因为正将晒透时,夜晚已经降临了。寒冷的夜里,那被晒热的土墙,正慢慢地散发出它白天储存的热量,这样夜晚就不再寒冷。原来这一切,都源于那一面不厚不薄、恰到好处的墙。其实,在教学中,备课的环节,所要追求的理想目标,不正如那白天、黑夜具有双重功效的墙吗!课前教师所准备的大量参考资料既要全面又要精准,在讲课时,根据任意的生成情况,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由此, 对如何有针对性地恰到好处地备课,我思考了以下三点。

一、研读课程标准

    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埋头拉车”,想尽一切办法给学生背啊,默啊,练啊。因为在学生学习困难的时候,作为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无偏颇之处。《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同时也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重视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和学习。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对待课程标准方面,总是把课程标准中各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自己备课本的首页,作为“教学指南”,经常翻看,温故而知新。在《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中也指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是一个教师教学的基点,也是日常教学研究有效开展的基础。在备课时,要有结构思想,了解一节课在本单元的作用,一个单元的知识在整个知识领域的地位,明晰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站在一定的高度看教材,自上而下地设计好每一节课。作为教师,不仅“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读”好教材。

二 、随时记录思考的片段

   每位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一点心得,这种体会和感悟,瞬间出现,但也会稍纵即逝;加之教师课务比较多,几个学生来办公室一谈话,再美好的灵感,也会付之东流。为此,教师应养成一种习惯,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悟,哪怕是一句话、一道题目亦或一个数字、一个单词。身边有的老师习惯在手头备一本专业记录本;有的老师会随时记录到自己的blog上,还有的老师干脆记录在教案的教后记上,等到一个单元结束时,进行归纳和整理,提炼出新的观点和看法,这些都值得我去学习。作为年轻的教师,更应该主动积极地听课,在课下,仔细揣摩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的意图和学生对此的反映,更快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其实,这种点滴的记录,也是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后的反思,是教师最好的学。若要学生很好学,那教师得先学习起来。不断的记录、反思、积累,教师的课,才会讲得实在、讲得生动、讲得细腻。

三、懂得合作与分享

    英国伟大剧作家乔治·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以后,还是一人一个;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后,将会是一个人两个思想,甚至更多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闭门造车”的结果,只会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教育教学的心得只有在交流之中,才能碰擦出思想的火花。懂得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教学感言,心得体会。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汤姆·佩赞特说:“如果教育领导者指望转变薄弱校,他们需要把挡在教师专业合作面前的所有老套政策与做法清除干净——在封闭的教室里独自一人的教学不是通向未来的道路。”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团队意识,会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日常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只有教师自己做到了团结合作并学会与他人分享,学生才会在教师那里真正体悟到合作的真实魅力。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多和同事交流学习,相信,课堂上的我们也会增添几分自信和从容。

    其实,备课,要做恰到好处,如同故事中的不厚不薄的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除了以上几点,还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学习。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说,“教师成长=经历+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只有充分有效的备课,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