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层次教学


 

摘要本文以因材施教原则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差异性”,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要求,对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如何开展并实施层次教学以及层次教学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尝试。
关键词因材施教最近发展区个体差异信息技术层次教学
一、引言
信息技术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也是促进其他学科更好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成为席卷全球的信息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当今的社会,这是人人都应该且必须掌握的技能与能力,尤其是对于即将走上社会或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高中学生。
作为一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该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因材施教,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呢?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层次教学恰好能体现这种要求。
二、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
层次教学最早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也是现代教育学原理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教学,发挥学生的特长,塑造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现代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是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基础之一,其内容给人以重要的启示。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助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斯基将学生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对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学生正是在成人的引导下才逐渐走向独立,这一理论使人们看到学生发展的空间及可能性。可见,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那么教育过程就不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源泉,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或阻碍,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认识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吻合的,也说明学习知识是可以分层递进的,在教学过程中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一个“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高度上“跳一跳,摘得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香甜的“苹果”。
三、层次教学的现实基础
1、我们的学生来自南京市的不同地方,有来自城区初中的,有来自郊区初中的,还有来自较远的郊县的,他们各自在初中时的信息技术教学条件差别很大,有的在初中一直开设信息技术课,已经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基本掌握计算机的初步使用;有的很少学习信息技术,对计算机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用有的根本就没学习过信息技术,从没使用过计算机,从没抓过鼠标,从没摸过键盘,几乎零起点。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分层次进行,区别对待,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2、学生学习存在差异性,这是实行层次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学校,班级的总体成绩有差异;在班上,学生之间的成绩有差异;就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科目上,也不一定平衡发展。因此,学生的学习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尊重这种学生差异性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考虑。
3、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实行层次教学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的发展有着各自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发展特点。究其原因,第一,由遗传物质所致,每个人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时间、速度不完全同步,呈现的水平也不完全一样,有的智力相对突出,有的智力低于常人;第二,人的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如,有的人长于抽象思维,有的人优于形象感知;有的人敏于心智创造,有的人功在手工制作。教育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得到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方式时,他的潜能才能得到开发,他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正因如此,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成为我们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而层次教学正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方式和策略之一,它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四、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1、对象分层
遵循学校的分班制度,我们是一所四星级的高中,学生来源广泛,质量参差不齐,比较理想的分班我觉得是按学生的入学成绩、兴趣爱好、特长、个性来进行,但目前我们学校基本上就是按学习成绩结合高考报考方向来进行分班的,分成“强化班”、“实验班”、“平行班”等,绝大多数学校也都是这样分班的。这也为层次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新生入学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让老师了解学生,从而进行相对科学、合理的分层。
层次教学在不打破班级编制的前提下,从每个班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分层不同层次。其具体分层方法如下图。根据每个班的特点来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层次教学。比如,强化班的学生从整体上来说,不管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还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相对来说都是非常优秀的,因此,可把强化班的学生分层三层,即A会考(优秀)、B提高层、C竞赛层。而平行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将其分成两层,即A会考(达标)、B提高层。当然这种分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进展情况,动态的、灵活地分层,及时调整,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的实现的“因材施教”。
班级类别
强化班
实验班 
平行班
分  
A会考(优秀)
B提高层
C竞赛层
A会考(优秀)
B提高层
C竞赛层
A会考(达标)
B提高层
2、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确定教学预期要实现的最终质量标准。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素养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用同一个教学目标来要求学生,显然是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和符合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来确定一个大体教学目标方向,如在确定强化班的教学目标时,要兼顾AB两层,同时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并发现和培养竞赛人选;如在确定平行班的教学目标时,确定以学生会考达标为基础,同时兼顾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爱好。
在同一个知识点上,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层次也不一样。根据布鲁姆对认知领域的分类,把教学目标分为A认知、B理解、C应用和D综合四个层次。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群体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层次。
3、施教分层
分层次施教是层次教学的关键。分层次施教即在实施层次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依据不同的层次目标,采用相应的学习起点、学习梯度与速度、学习方式,给学生不同的分层次讲解、分层次练习,以期达到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动态过程。
在上理论课的时候,本着“照顾绝大多数,兼顾少数”的原则,其原因在于学校的分班制度已为我们创造了条件,即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智力、接受能力比较接近。比如强化班上理论课时,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应更加强调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并且对有信息技术特长的学生进行竞赛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对平行班上理论课时,应着重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即会考达标)的掌握,同时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提高;对实验班进行理论课讲解时,应界于上面两种之间,即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生能力的提高,辅以竞赛基础知识的讲解。
上机实践课则更能体现层次教学的思想,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我会在课堂资源和学习任务中根据学生的层次分别设置不同的级别和要求,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进行学习,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层次的讲解和辅导,这样就更能切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特长,进行因材施教。我还鼓励信息技术水平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且热心的同学积极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也实验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
4、作业分层
作业分必做题、选做题、提高题几种,分层次布置作业,大部分作业都在课堂上完成。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力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布置作业、任务的时候,要给学生一定的难度,但不能太难,如果太难,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容易丧失信心;太简单,学生觉得会觉得没有多大的挑战。
5、测试分层
这个环节是最不容易掌握的环节,既要公平又要如实地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不能简单化或单一化,而要采用多元的方式来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通常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再结合老师的评价。比如有的同学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而有的同学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有的同学擅长网络技术,有的同学精于网页设计。都应该给出合适的评价。
另外,学生在各方面都会有一定差异,因此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刀切,而应该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和能力、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等差异评价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习效果。
五、层次教学的总结反思
在信息技术课中实行层次教学,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跳起来吃到自己的“苹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学生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适应学生的“差异性”,满足学生对不同内容学习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固有的缺陷与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每一节课的准备都要花费比原来多几倍的工作量,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另外在层次教学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合理调控,防止一部分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或自卑,同时也要防止另一部分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