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我们关注前沿找寻突破

  • 发布时间:2012-01-03 09:07
  • 作者:穆耕森推荐
  • 浏览量:4393

引言:今年初,一个小学四年级男生自拟的“想得美”课程表引起社会热议。“玩游戏,玩电脑,痛快玩,继续玩,再玩……”在他的想象中,每天7节课,“玩”应占居绝对的中心位置。

  从某种意义上说,“想得美”课程表是学生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社会诉说着童年的痛苦与无奈,宣泄着心底的渴望与反叛。

  同时,“想得美”课程表也引发了人们对课程的审视。如何通过转变教育方式,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实现学生“想得美”的心愿与教书育人的本源有机结合,或许是“想得美”课程表带给课程发展的最大启示。

  今年,课程版坚持从实践中的课程真问题出发,关注国定课程深化,聚焦新兴课程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将“课程”这一对教师来说仍有些疏离的概念,推向台前。

  课程是什么?“我”与课程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和课改初期相比,许多教师在被问及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时,眼神里不再有闪躲,因为课程就是他们真实的存在方式之一。

  走过2011年,我们有着太多的欣喜、困惑、反思与发现;走向2012年,期待课程的未来超越“想得美”,变得越来越美好。

  

课程篇

  国定课程:深化

  关键词:历史课程之——历史教科书

  代表版面:1月21日6版 从“龙套哥”热议看历史课程困局

  切入事件:网民热议历史教科书千年“龙套哥”

  是让历史课程遵循自身的规律运行,还是让其成为实用主义的附庸,这是对社会宽容心的考验。——山东省青岛市普通教研室历史特级教师 陆安

  2011年年初,“无所不能”的网民们经搜索发现:中学历史课本上的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长得十分相像,都是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长胡须……

  这一发现一经微博传播,几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旋即被冠以“龙套哥”的称号。许多人更由此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真实性与严谨性产生了怀疑。

  为此,我们专门邀请了山东省青岛市普通教研室历史特级教师陆安,为“龙套哥”事件把脉。

  在陆安老师看来,“龙套哥”牵扯出的不是孤立的历史人物画像问题,而是历史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和内容选择问题。改善和优化历史教科书,是这场热议背后的强烈呼唤。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了历史教科书的多样化,也直接推进了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成果斐然,有目共睹。然而,改变一个版本一统天下的历史教科书编纂系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指望历史教科书一步到位,并不现实。纵使遭遇“龙套哥”这样的文本尴尬,一个好的历史教师也应敏锐地甄别是非曲直,使自己拥有驾驭存在瑕疵和纰漏的教学材料的能力,拥有因势利导将有问题的材料变成学生探究话题的教育智慧,让教科书在课堂内部得到补充、完善、修整和矫正,使教科书的编制过程由课堂之外延伸到课堂之中。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概念主题式

  代表版面:6月3日6版 南京:用概念主题激活综合实践课

  切入事件:江苏南京2009年起试水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课程纲要的规定和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之间,存在着一大片开阔地。如何走过开阔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程的实施形态。” ——江苏省教研室副主任 董洪亮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种崭新的国定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改实施后的头几年,得到了学校的普遍重视。然而,随着最初激情的褪去,以及教育实践中一些难题的显现,目前这门课程在许多中小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在江苏省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谷力的带领下,南京市从2009年开始试水研制“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

  在设计这一课程体系时,他们选择了100个儿童熟悉的日常生活概念,既包含具体概念,如“米”、“钱”、“树”、“书”等,也包含抽象概念,如“生命”、“卫生”等。其中,每一个日常生活概念被确定为一项课程的核心概念。因为日常生活概念是科学概念的基础,小学生在深度和广度上理解、掌握了日常生活概念,有助于他们学习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其知识结构的完善。

  框架出来后,正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苦恼的小学校长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带领全校教师加入这一研究与实验的团队。每所参与研究的小学选择了一个他们熟悉而擅长的概念,着力研制概念课程与教学。目前,南京市已有70多所小学参与到这一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中。

  创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是该课程的一个鲜明创新点,也是我们最想与读者分享的内容。在这些事件性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思考、探索、交流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形成相应的正确认识。更重要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都被赋予了独立完成事件的任务和要求。

  同时,令我们欣喜的是,该课程还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缺乏的问题。它提倡让小学所有教师都有机会、有能力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新兴课程的探索

  关键词:校本课程之——教育剧场

  代表版面:9月16日6版 教育剧场 搭建属于每个人的舞台

  切入事件: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开发教育剧场课程,回归高中教育本源

  “教育剧场”课程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让学生积极体验,让他们真实地发现和认识自己,体验和认识到与他人交往、建立联系并负有责任的重要价值。——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张民生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教师徐萍布置学生写一篇名为《关于考试》的命题作文,结果学生的写作内容大同小异。

  而到了教育剧场课上,徐萍和同事让学生在10秒之内表现出3张与考试有关的矛盾冲突定格画面。学生的创意结果令徐萍惊叹不已:有家长教育观念转型的痛苦,有教师恨铁不成钢的急切,有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对考试的影响……传统教学方式没能让学生写出的真话,在教育剧场中得到了体现。

  当下,中国的中小学课程中几乎没有戏剧这门课,艺术中只有美术和音乐,舞蹈与戏剧则边缘为供选择的课外活动。而世界的急剧发展正在不断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以往单向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正在面临严峻挑战。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民生看来,通过经历或实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发生更为持久的变化,这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不可或缺。而教育剧场中所呈现的跨时空参与、角色模拟和仿真情景等正是实现这种习得的有效途径。

  让我们把赞美的话语送给这所勇敢的高中。试想,一所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提高永无止境的升学率的高中,不可能有剩余时间协助学生反省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也无法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与倾向,更无法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导航。

  同时,对这一课程的报道,也不是一篇简单意义上的报道。它是本报记者沈祖芸历时一年,与市三女中师生共同完成的作品。

  让我们同样把赞美的话语送给敬业而优秀的记者。试想,一位匆匆忙忙、急功近利的记者,不可能用一整年的时间,亲身参与课程的实施过程,与师生共同经历笑与泪。

  关键词:综合课程、跨学科课题学习

  代表版面:10月21日6版 为什么我们的鞋子来自世界另一端

  切入事件:美国普通小学社会课教师利维获美国“百佳课程设计”带来的启示

  利维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要与学生生活的社区互动。这样,当学生走出学校之后,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社会。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管理和政策博士杨敏

  利维不是学问渊博、著作等身的教育家,他只是一位拥有近30年教龄的普通美国小学教师。然而同时,他又拥有美国“卓越小学教师”称号,他的社会课教学被评为美国“百佳课程设计”。他在课堂上究竟做了些什么,能让学生对主题学习如痴如狂,流连忘返?

  在利维看来,谜底很简单,不过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切入”而已。然而,知易行难。我们特邀了几位中英文水平俱佳的教育研究者,从第一手资料入手,带领大家通过一个小小的课程设计案例走进利维的社会课课堂,观察他如何带领学生进行跨学科课题学习。

  关于利维的具体课程设计内容,我们没有必要一一回顾。但有必要重提的是,在很多中国教育同行的眼里,这种跨学科课题学习极具争议。

  其实,和大家面临的问题一样,尽管利维的每一个课题都有精细的计划,有一些甚至是多年经验的积累,以保证学生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学习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但是他同样也遭遇了很多同行的质疑和阻拦。

  其实,当和利维渐渐熟悉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和所有执著于教育的人一样,他也曾经在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之间苦苦挣扎。那么,就让我们和利维一样,从点滴开始,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中作力所能及、有建设性的改变吧。(张滢)

 

教学篇

   “关于‘先知学生’的话题,我很感兴趣”,“写了文章,可为什么总不能见报,都没有信心了”,“为什么我家孩子每天都有那么多作业,可成绩还是上不去”……当我们回首2011年,不得不说的是,我们关于教学问题的探讨始终离不开与广大读者的交流和互动。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修炼的重要内容。今年,教学版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上。这些具体问题来自于各种论坛、教师寄来的稿件,以及我们与基层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力图从这些教学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切入,通过话题互动的方式,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或贡献经验,或分享观点,或提出问题,并邀请专业人士分享他们的智慧。希望在关注这些贴近教师日常教学的话题中,通过不同角度的观点和实践,为广大读者提供我们的思考和服务。

  

教学意外,不曾预约的精彩

  4月15日7版

  邂逅意外 课堂也许更精彩

  9月2日7版

  如何对待课堂上的“先知学生”

  教师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状况,当教学有序进行时,突然有学生站起来,提出了一个教师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或者突然说出一些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意见,给教师“拆台”?而课堂秩序就因为这些教学意外而一下子乱掉了。这时,教师该怎么办?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生成有时会与教师的预设方案发生偏离甚至冲突。面对无法回避的突发状况,我们就要开动脑筋、运用机智化解教学意外,就像在森林探险时一样,教师应当在学生迷失时做一个机智的“丛林向导”。

  其实,教学意外是新课程改革以后,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的一种表现。要把有价值的意外看作一种不可多得的课堂资源,用好了,课堂会更精彩。对待具体教学意外的办法并无绝对好或不好的定论,只要我们本着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原则,做个课堂上的有心人,相信我们会变得更加期待教学意外。

  而“先知学生”,正是众多教学意外事件中的一种,这考验着教师的实践智慧。

  课堂上,有时会有学生突然冒出来,跳过教师的启发过程直接报出答案,打乱了教师原本一步步启发、“揭密”的预设。现在,课堂上的类似“先知学生”事件屡见不鲜。我们需要思考:如果学生提前知道答案了,是不是就带来了教师的被动?如果孩子说懂了,那么他是否真的懂了?如果他真的懂了,教师的教学计划又该作怎样的临场调整?

  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认为,也许只有这种教师自己创造出来的才可以称之为原生态意义的问题。我们发现,教师正确对待预设与生成,正确理解学生需求,进而做到以学定教,并进行相应的策略探寻,是处理“先知学生”问题的关键。

  面对“先知学生”,我们要做的,决不是“打压”他们,而是要判断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让“先知学生”成为课堂的一泉活水。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遇到给他带来幸运的那位教师。 

预习究竟有没有分寸

  6月10日14版

  预习深浅几许 重在学生会学

  在一个论坛上,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在上一节有关发现规律的课前,她发出了“禁止学生预习”的指令。她认为,新课本的知识很多时候是以对话形式呈现的,把该给学生思考的部分都呈现出来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小了很多。学生经过预习就会有一个固定的掌握规律的模式,课堂上的回答常常直接按照书本的答案来,但为什么要这么想,大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思考,探究过程大打折扣。因此,在她的教学设计中,应用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而其他内容尝试去掉预习环节。但她同时表示担心:这样有可能让学生养成不预习的习惯,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对于这种禁止预习的做法,跟帖的教师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那么,对于像数学这样规律探究性强的学科而言,偶尔“禁止预习”的做法是否值得借鉴,怎样把握预习分寸才能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和探究效果?

  参与讨论的教师中,有的认为,预习应该有所侧重,不妨重点关注“小实验”、“做一做”等操作性强的内容,至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等,预习时则可以“闪身而过”。有的认为,没有必要区分哪些内容适合“预习后教”,不过,针对不同年级、难度、类型的知识,预习的时间安排和内容方法应有所不同。也有的认为,禁止学生预习说明教师还没有跳出教材去看教学,思想还被教材束缚着,忘了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开发多种教材的意义。其实,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是一项有待继续探索的艺术。我们需要更重视这一环节,将它与教材、教学有机结合。

  

找到学案教学的逻辑原点

  6月17日6版

  好学案要能化枯燥为乐趣·上篇

  7月8日7版

  学案模式的行程该怎么走·下篇

  在许多学校的课堂上,我们都能在学生手中看到学案的身影。学案是构建以生为本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一环,但有些学案模式似乎偏离了其原有初衷,或变成了习题集,或变成了教案浓缩。那么,该怎样纠正学案模式偏离的航程?

  学案要将教学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各个环节中,不仅要扎实到位,还要贴近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达成学习目标。而这样的要求就意味着一个艰辛而有趣的学案探究过程。尽管对于学案一词,大家有着不同的称呼,但相同的是,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化枯燥为乐趣,实现教学目标。

  从教师的观点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学案在反复打磨中更加读懂了学生的心思,帮助学生体验探索乐趣和成功感受;有的学案在逐步改进中褪去了原有的青涩,更加关注问题、自我解释和合作学习;还有的学案在扫清困惑中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的方向,规避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学案模式的探讨中,我们邀请了包括较早推行讲学稿模式的东庐中学在内的几所学校,展示他们在处理师与生、教与学,以及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学习流程、学习过程这几个关系中所历练出的成熟经验。这样的探索还需要继续,我们期待能从学案模式中导出新型的教与学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增添更多乐趣。

工具性人文性,不停息的话题

  9月16日7版

  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比翼齐飞

  我们曾刊登了甘肃徐生坛老师的《语文课这样拓展不可以吗》这篇文章。其中,徐老师讲述了自己的一堂颇有争议的语文课。他对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这篇文章进行了关于爱情的拓展,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早恋问题。他先对“什么是爱情”进行了拓展,再将问题转向“珍惜生活中的美”,最后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得到真正的爱情。但从评课反馈来看,一些教师对于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侧重点产生了不同意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的走向,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理念或倾向。从教师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重视,甚至困惑。对于当下这种状况,有人认为,宗旨的迷失必然导致教学的偏离;过度的拓展会使教学忘记了语文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可能陷入了误区,以为一堂语文课必须既明显体现工具性,又明显体现人文性。其实,两者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非针对一堂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结合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根据学情对人文性进行适当拓展也未尝不可。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让语文课陷入“泛人文”的窠臼。我们要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师与生都有一份自己的作业

  11月4日7版

  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我们呼唤快乐作业已经许多年了,但是,学生和家长依然在抱怨书包重、学难上。为什么?从家长和学生的反应中,我们发现,实际教学中的作业往往布置得不够合理,有些作业不仅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反而让学生疲于应付。

  抛出这个话题后,教师投稿非常踊跃,大家就科学地处理作业与学生学习的关系、设计少而精的作业,谈了自己的改进与尝试。不过,这些观点和经验能否在更大范围的实践中推开,在实践中又会生发哪些新矛盾?关于作业,留待我们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相对于学生的作业来说,教师其实也一直都有一份自己的作业,那就是自我专业成长。在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桃李论坛上,有一位教师这样说:“写了稿子,可是总不能见报,我都没有信心了。”其实,为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展示他们的才华,基础教育周刊经常推出征文,不过,由于版面有限,每次都只能优中选优。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有很多文章都来自于基层教师的思考和智慧,希望这些文章能给予广大教师,包括稿件未能如愿见报的教师,一点启发和借鉴。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倘若我们真正有所思、有所想,必然也有所写,也就有了把教学反思、经验总结付诸笔端的欲望。有所写、有所得、有所成长,也不失为教育生涯一大快事。我们相信,只要真心付出了,每位教师都会有绽放的那一天。(高伟山)

                           《中国教育报》20111230日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