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放的学习 多维立体的收获》——雨花台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研究报告


 

《创新开放的学习 多维立体的收获》——雨花台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研究报告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课题组           执笔人 孙进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这使得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实际上成为是人才和知识的竞争,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的核心素质必然是具备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把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并强调要“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
“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我校的办学理念,“面向现代科技”的创新教育,是我校较为明显的办学特色。
(二)课题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我校的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面向现代科技,围绕“科技及雨花台区的社区特色”,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和谐发展。
(三)研究方法
1、实验法:在高一年级进行选题、实施、评价等方面的实验,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辐射到学校相关的活动和学科内教学活动中。
2、调查法:主要是课题实施过程中对走访对象的调查研究,有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有研究课后的调查反馈和阶段性调查反馈,有现成的资料问卷,也有学生自己设计的问卷。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将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积累结经验,发现规律。从实践中得出理论,再以理论反作用于实践。
4、综合实践法:研究性学习的主旨就是综合实践,在选题内容、人员组合、目标组成、活动形式、感官活动、评价方式等各个环节都贯穿着实践活动。
 
二、课题研究历程
(一)预前准备阶段:
2000年12月以前,着手进行选题设想、初步的资料收集、人员召集、实施框架的构建等准备工作。
(二)实施研究阶段:
1、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于2000年12月启动,2001年3月制定了课程实施方案,2001年4月至7月成立课题组,并聘请了校外专家组,共同讨论、制定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方案。
2、2001年8月至9月,围绕“科技及雨花台区的社区特色”这一主题,确定并成立了8个中心子课题,分别是:《地铁对雨花客运市场的影响》;《雨润肉食品公司迅速崛起的现象探析》;《中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相关研究》;《江心洲农业问题》;《共建一座生态小区》;《雨花台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雨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各中心课题组分别制定了动员大会教案、子课题实施方案,并召开了全校高一年级学生选题动员大会。大会程序安排合理,各中心课题组的老师作了精彩纷呈的动员介绍,学生反应十分热烈。
3、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为课题实施研究的第一阶段,2002年4月至2002年12月为课题实施研究的第二阶段。各中心课题在此期间展开了系统实质性的研究活动。分别中立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楷体报告、实施过程、阶段性总结,论文、收获与体会,适时总结等一整套课题研究资料,运用了多种研究形式,如上网、查阅文字图片资料,实地考察,随机问卷调查,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走访,专家讲座,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实地测量,撰写论文,数据采集,网页制作,设计广告,模型制作等多种形式。各小组都进行了分阶段小结。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遵循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开放的研究学习氛围。这一学习氛围的构建,首先,基于课题组及子课题开放的研究方向的界定,使学生的创新来访思维成为可能;其次,课题组指导老师开放的指导模式;第三,是多样性的研究学习方式。
从学生的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和研究资料显示都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处于开放活跃、敢于创新的状态。
4、2003年2月,课题进入最后结题阶段。各课题组都进行了答辩、结题、报告会等形式。
 
三、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学生方面
1、培养了收集、分析、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不论哪一个课题,不管在哪一个研究环节,都离不开信息资料。信息的来源十分广泛:图书馆、报纸、书刊、网上、走访调查、日常见闻,这就要求学生有重点地收集,再通过分析、处理、筛选、整合、运用,来为自己的研究所用。从结果来看,学生此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锻炼。
例如:《地铁对雨花客运市场的影响》课题组的同学将南京地铁发展的相关资料系统地收集整理成《雨花区基本情况调查资料汇总》、包括《雨花台区人口分布概况》、《雨花大型土地规划情况》、《雨花现有公交情况调查》、《地铁一号线简介》等等。《太阳能热水器的相关研究》课题组的同学多方收集了许多太阳能热水器的资料,甚至包括相关的电热器具资料如南京某电热元件厂的柏克斯系列电热器具。再如,《雨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组的同学收集了几乎每一期的《南京日报》的《旅游专列》(每周一期),甚至连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南京市雨花台区招商项目(旅游类)》的宣传画册和与雨花台区旅游的导游讲解词也收集来了。《雨花台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课题组的同学找到了1998年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和厦门市1991年——1998年机动车数及氮氧化物年均值变化曲线图,
1998年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单位:mg/m3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
降尘
样品数
1146
1145
1073
129
平均值
0.020
0.031
0.076
3.63
 
1991~1998年厦门市机动车数及氮氧化物年均值变化曲线图
 
1998年厦门降水酸度(pH值)年均值为4.80,与去年基本持平,酸雨pH最低月均值(4.36)出现在3月。全年酸雨频率77.8%,比去年有所好转。酸雨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并通过《雨花台区2001年降水检测结果统计表》,计算出酸雨频率为0,降水PH均值呈中性,从而得出雨花台区大气污染程度较低的结论。
 
大量的信息与资料是研究性学习必然碰到的问题。对信息的整合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是课题研究成果形式之一。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的能力从每一个中心课题的资料汇编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进步与提高。
2、丰富与扩充了学生相关学科的知识,各课题自研究开始,既引导学生将课题研究方向与学科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立足于课堂的基础之上进行开放创新的学习,如《中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题本身就是数学学科的延伸,《雨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与历史学科、地理学科、语文学科都息息相关。《雨花台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课题则与中学化学、中学地理等知识密不可分。
例如:《雨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组同学找到的一组资料:
牛首山韩府山抗金故垒:
在铁心桥镇韩府山至牛首山一带山脊处。史载,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朮率兵分两路渡长江,在杭州等地大肆掳掠后北返,途经镇江焦山,受阻于大将韩世忠,转道建康,岳飞在牛首山筑垒伏兵,大败金兵于清水亭(韩府山东之江宁区殷巷镇)。故垒起源于铁心桥秦淮河边的韩府山。中止于牛首山主峰北侧,现存故垒全长约4200余米。
渤泥国王墓:
在南京市安德门外石子岗东向花村乌龟山。因渤泥国信奉伊斯兰教,故当地群众称“回回墓”。古渤泥国在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就开始与中国友好往来。洪武三年(1370)八月,明太祖朱元璋派御史张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秋出使渤泥。洪武四年八月,国王马合谟沙遣使随张敬之回访。永乐三年(1405)冬,国王麻那惹加那乃遣使献土特产,明成祖朱棣派官封其为王。永乐六年,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带着妻子、弟妹、子女,陪臣共150多人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明成祖以极其隆重的礼仪接待了他们。十月间,国王不幸患病亡故,年仅28岁。国王遗愿:体魄托葬中华。明成祖以王礼葬之,并依照中国的礼仪,谥曰“恭顺”。以麻那惹加那乃的儿子遐旺袭封渤泥国王。永乐十年九月,遐旺和他的母亲又一次访问中国南京,祭扫父墓。渤泥国即今文莱达鲁萨兰苏丹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携王后、王子一行150多人,泛海来访,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渤泥国王在南京游览月余,终因不幸染病,虽经御医精心调冶,终因病情过重,病逝于南京。明成祖遵其遗嘱"希望体魄托葬中华",按王礼埋葬了这位异邦群主。
宏觉寺塔
位于牛首山东峰的西南坡,海拔标高180.50米。
据宋《景定建康志》卷四十六记载:“唐大历九(774年)代宗因感梦,敕修寺之东西峰顶七层浮图。”以后的历代记载,如明《金陵梵刹志》卷三十三和清《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三均沿用此说,但未提及任何有关塔的具体维修情况。1991年9月市文管会力修塔搭架对塔进行上面测绘与调查,这些题记仍保存完好,它们都是明刀或瓷片在门券洞壁的石灰粉刷层上刻划的,分布在3—7层,年代从明正德五年(1501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最多为明嘉靖、万历与清康熙年间。说明这段时间寺庙香炎最盛,游人最多。同时还告诉我们,宏觉寺增重修或重建是在明正德五年(1510年)前,最后遭破坏是在清乾隆年间。从木结构的受损来看,宏觉寺塔似乎遭受雷击,大火从塔顶烧到底层,塔内的各层楼板、塔心木,塔外围的平座栏杆,腰檐、内外斗拱,底层附阶所有木结构部分都不存在。它的砖石结构保存尚完整。
不难看出,这些资料对学科学习有着较大的扩展,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再如《中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题组的同学集合同学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指导教师刘璀老师指导帮助下,系统地将物理学科中的数学知识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学习。
3、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研究性学习中在探索求知的过程,几乎所有的子课题都在方方面面与现代科技知识相契合,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从潜移默化到自动自觉地培养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雨花台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课题组的高一(8)班孙文文同学在研究总结中这样写:“第一次去(图书馆)的时候已不早了,在实践不充分的条件(应改为“情况”)下,没能够找到一点需要的资料,所以第一次收集资料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他们吸取教训,充分利用时间,终于收集到了大量的资料。在研究过程中,几次想放弃,但终于坚持下来了:“我想……还是对未来要有信心,对工作要有真心,对成功要有耐心。奇迹是人创造的,我们也能!”这段话充分证明了学生在研究中加深了对认真严谨、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的领悟和体会。
4、增强了关爱生态自然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8个中心课题都蕴含了“关爱自然、关爱生态环境”之一理念,这对学生必然产生较强的情感熏陶作用。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学生抛弃死读书的习惯,在实践中学习,关心社会、关心时事、培养“以国家社会为己任”的务实精神和使命感责任感。从学生一篇篇心得收获中,可以明显的发现所有课题的结题,学生都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而又富有建设性的意见,真正做到了事事关心。
5、强化了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各个课题的研究都以5——7人的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每一项研究内容都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从开题报告到课题资料汇编,总结与论文的撰写,一个人往往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进行默契的合作分工,才能够有效地完成研究工作,都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雨花台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课题组同学写道:“我们还感到了一股很强的合作精神。也许,我们都是独生子女,都很好强,谁都不想吃亏,大多有点唯我独尊的意思。可是,这次不同,同学们…表现出来的相互理解、互相帮助的精神,这是让我感动,同时,也加深了彼此间的友谊。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齐心协力,努力合作,克服了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6、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以参与或投入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悟”,掌握长效学习的方法和手段。
例如,《江心洲农业问题》课题组的同学结题报告《关于江心洲镇葡萄套袋在葡萄生长过程中起绿色屏障作用的报告》中详细的记录了葡萄等经济作物的护理防治措施,如何保护果穗,如何延长贮藏期等实验过程都有翔实记录。
他们采用江心洲一位专业种植葡萄的刘师傅提供的两株无核早红的葡萄植株进行实验。经过了新梢引绑、抹芽与定枝、病害虫防治、疏花序、修花序、稀果粒等程序,为果实套袋做好准备。接下来用实验的方法把两株葡萄分为A株和B株,A株为套袋,B株为自然生长,收获时发现:
 
 
A
B
重量
果穗平均重为400克
果穗平均重为190克
色泽
全部为紫红色,颗粒饱满
半红半绿,大小不一
生长
无裂果、脱果
裂果、脱果十分普遍
健康
无病变特征
有病变现象
卫生
经化验无残留农药
残留农药严重超标
味道
酸甜可口
明显偏酸
得出结论:套袋在葡萄生长过程中确实起绿色屏障作用。
在我们看来,他们的成果绝不仅仅是得出这样一个已知的结论这么简单。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他们全程参与,运用了严密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科学论证,熟悉和掌握了一整套实验方法,深刻的体会了科学研究的精神,这些因素都将是他们长效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可能性条件,这种隐性收获影响更深远。
7、培养了创新思维意识。在研究性学习中,创新思维并不仅仅要求体现在富有新意的研究结论和成果,也体现在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方式、信息分析运用等全过程中。能够根据已有的学习资料得出未知的知识、结论,这就是创新。
《雨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组的同学用表格列出了分析数据:
“经过我们对200民游客的调查,我们发现了雨花台景区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
 
问题
选项
调查结果(人数)
所占百分比
1
对生态环境印象1、好2、不好
1、125;2、75
1、62.5﹪;2、37.5﹪
2
缺点1、规划不合理2、周边环境差
1、45;2、155
1、22.5﹪;2、77.5﹪
3
垃圾1、很多2、不怎么多3、很少
1、0;2、23;3、177
1、0;2、11.5﹪3、88.5﹪
4
理想的景区应该1、规划合理2、整洁无垃圾
1、200;2、198;3、200
1、100﹪;2、99﹪;3、100﹪
5
绿化面积1、20﹪2、45﹪3、60﹪
1、16;2、153;3、31
1、8﹪;2、76.5﹪;3、15.5﹪
6
对环保工作评价1、好2、不好
1、168;2、32
1、84﹪;2、16﹪
7
垃圾箱分类1、必要2、不必要3、无所谓
1、184;2、0;3、16
1、92.1﹪;2、0;3、8.46﹪
8
娱乐设施对生态环境1、、破坏了2、没有破坏
1、98;2、102
1、49﹪;2、51﹪
9
污染1、严重2、不严重
1、43;2、157
1、21.5﹪;2、78.5﹪
10
雨花台景区是生态景区吗1、是2、不是
1、171;2、29
1、85.5﹪;2、14.5﹪
据此,他们分析出雨花台景区存在的主要不足,并给有关部门体出了意见。这难道不是一种思维创新吗?
8、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述、文字表达的能力。学生在研究全程动口、动手、动笔、动脑,得到了一次全方位的磨练,并促使它们共同协调发展。开题方案、计划编订、阶段总结、学习日记、结题报告、体会心得、建议规划等形式都是对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锻炼。
9、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有许多学生以前“不认路”,不善于与人合作,不好意思主动与人交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实地考察、实地走访、问卷调查、采访、咨询都离不开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雨花台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课题组的同学定期到雨花台区环保局、南京市环保局进行调查走访。《共建一座生态小区》课题组的同学先后走访了宁南小区康盛花园、翠竹园小区工地、邓府山庄等小区、康润园、雨花新村等与雨花区周边的代表性小区。在与物业管理人员、小区居民、工地工人的接触交流过程中,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
10、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雨花台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课题组的同学在结题汇报中别出心裁的编写了一个法庭审判的剧本——村民状告化学原料加工厂,凸现了环保意识的主题,比之进行课题研究前,学生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了。
《地铁对雨花客运市场的影响》课题组的同学对地铁1、2号线未来的运营情况作了前瞻性的预测。
《雨润肉食品公司迅速崛起的现象探析》课题组的同学从雨润现象推广对到一般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市场营销策略的思考。
《中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题组的同学更关注学以致用,围绕的核心就是实际生活。
《太阳能热水器的相关研究》课题组的同学从最初的了解最基本的生产和市场销售情况到后来逐渐将研究方向转到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制造改进技术。
《江心洲农业问题》课题组的同学更是将研究主题拓展到了对江心洲农业旅游的规划上来,《共建一座生态小区》课题组的同学关注生态小区的基本特征,并给一些小区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雨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组的同学在走访过程中拍到了关于许多景区规划不合理、管理弊端、设施失修等照片,为建议景区做好改进工作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资料。
总的来看,每一个课题组都注重面向实际,注重实践性,紧紧地抓住了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本质特征。提高了学生面向现实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使得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都得到了多维度、立体的收获。
(二)学校、教师
学校、教师也在多方面得到了较多的收获。
1、一支富有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经验的骨干教师队伍成长成熟起来。8个中心课题组的组长与组员,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资料信息,积累理论与实践经验,跟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反思总结得失,成为富有指导研究性学习课程经验的骨干群体,这成为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校校本课程最可宝贵的软件资源。不仅如此,指导教师在综合素质的提升方面也是显而易见的。课题主要负责人员教务处主任张红已经成为为学校的分管高三年级组的副校长,课题组内的绝大部分教师也都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为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一套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管理经验。
3、汇编一本研究性学习的论文集。论文集中汇集了教师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撰写的报告、总结、心得、科学论文等。如《江心洲农业问题》课题组的同学结题报告《关于江心洲镇葡萄套袋在葡萄生长过程中起绿色屏障作用的报告》、俞云云同学的《江心洲的都市农业——关于无公害蔬菜》、张梅妹同学的《酸雨的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胡艳丽老师的《体验研究性学习》、杜家伟老师的《南京地铁对雨花区居民的出行影响及建议》、冯厚发老师的《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孙进老师的《不合时宜:也说研究性学习》等论文或报告。
4、一个课件集。是开题动员大会研究成果汇报的课件汇编,还包括学生自己制作的网页。
5、一整套资料汇编。是研究性学习全过程资料的全面整理汇总。
 
四、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之外,还遇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 主观
1、课程实施与学校常规教学秩序存在相互抵触之处,如学习课时的安排必须占用部分学科教学的时间,不仅牵扯教师的时间精力,也占用了学生的学科学习时间,一些学生不免会两头都不能兼顾。下一步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应该在如何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相互协调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
2、教师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无疑也是受害者角色,很多老师的理念无法马上摆脱“应试”的束缚,也有一部分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与把握存在局限,这也制约了对学生的指导水平。
3、科技实验方面的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这是硬件的局限。
4、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含不是很强,没有能真正投入到学习研究中,而只是象征性的应付。而以目前的小组构成模式,教师无法督促到每一个学生。
 
(二) 客观
    1、研究领域。因为高一年级学生全员参与,每一个中心课题组又要分出10个左右的子课题,以形成不同的子课题组。这些子课题不免其中有一些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检验其可行性的,有生拼硬凑之嫌,这限制了研究的方向和水平。我们认为比较适宜的作法寻找是教师定题与学生自定自选的最佳契合点。单纯由教师定题,可能会部分的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兴趣,也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违背“开放性”、“创新性”等原则;单纯由学生定题,常常会出现如下问题:(1)选题太大,无法驾驭,无从下手,如:《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国有企业的利弊探究》等。(2)课题的界定模糊或太抽象,研究方向混乱,如:《中学生的伦理观念》、《城乡心态对当代中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3)不切实际,以学校或所能接触的现有的设备、技术、资金根本无法满足,无可行性,如有的学生曾提出制作大规模生态小区模型,这样的设想只有在房地产开发商那里才能够实现。
2、社会有关部门、单位的不配合。走访、调查所涉及到的地点,默写单位部门以各种理由,不支持学生的研究学习。某些旅游景区不让学生进入,这些都对课程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3、每个课题组在完成研究课程后,几乎都系统地提出了一些方案意见,有许多固然不免使学生的一己之见,但也有不少凝结着学生的富有价值的思考。例如公交路线的调整,生态旅游景区的问题整改建议等等。但怎样将一些建议方案提交,由什么部门转达,都不太清楚,这关系到社会环境的支持问题。
在一个课题解体之际,最有价值的问题还是在已有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之上,将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和实践,使之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贯彻推行,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付诸努力。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研究性学习课题组
                                 2005年5月
 
主要参考文献:
1、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学会研究性学习》 主编:王炎斌
2、南京市金陵中学   《南京市金陵中学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初步探索》
3、吕柏盛    《怎样撰写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4、霍益萍    《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   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