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雨中图书           招生登记
校园电视台     雨花石文化课程      雨中足球          
网络阅卷            文明校园

历史教学别忽略了丰富的本土资源

  • 发布时间:2010-09-02 00:11
  • 作者:来平
  • 浏览量:6385

历史教学别忽略了本土资源

内容摘要:南京这座古都,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如果能在历史课堂上将其巧妙而充分地利用,不仅能够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还能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轻松实现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南京  本土资源  有效课堂

在教授历史必修111课《太平天国运动》时,我突发奇想,将自己两年前来南京旅游时,在瞻园拍摄的一组照片作为导入新课的材料。出乎意料的是,我刚把幻灯片打开,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说:“这不是瞻园吗?我小学春游时经常去的。”“我前几天去夫子庙玩的时候还刚刚去过呢!”“我家就住这附近!”“这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我们非常轻松地走进了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太平天国运动史,这节课也因为同学们高涨的热情而更加精彩。

这一节课的成功,留给我很多的思考。作为一个刚刚踏上三尺讲台的外地教师,我尚未来得及融入南京这座城市,尽管这是一个非常令我向往的城市。但是,我的学生不一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生于斯长于斯,对这座城市有着无可替代的眷恋和热爱,他们理所当然地渴望了解自己身边的历史。而南京这座素有“六朝古都”甚至“十朝古都”美誉的城市,[]蕴含了无比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朝天宫、夫子庙、秦淮河、明城墙、总统府、中山陵、雨花台、、、、行走在这个城市间,几乎每一处场景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几乎每一处古迹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既然如此,何不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将南京的本土历史渗透到课堂上呢?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更能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开始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体验。

学习《鸦片战争》一课之前,我特意邀请几位家住附近的同学和我一起参观了静海寺。课堂上,当讲到《南京条约》的签订时,我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静海寺的了解,自己再补充一些关于静海寺的资料,[]然后特意将静海寺里面的警示钟放大给同学们看,并让同学们分析这座钟之所以1.842,顶部有一个高7.1厘米的火球,肩部铸有12只和平鸽,背面镌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面刻有“警世钟”三个大字的含义。同学们兴趣盎然地讨论了一会儿,便积极踊跃地回答道:“1.842是因为1842年在静海寺,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香港岛就是在这个条约中割让给英国的。” 7.1厘米的火球是因为经过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的努力,英国答应199771将香港归还给中国。” 12只和平鸽,代表着当时(扩建静海寺时)中国12亿人民对和平的真诚向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及‘警世钟’的标语,是在告诉后人永远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那些惨痛的教训和耻辱,要永远怀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要让中国真正强大起来、、、”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同学们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还有了一定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难道不就是新课程三维目标所极力倡导的吗?

南京这座古都,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见证了近代屈辱史的结束。在学习《解放战争》时,当讲完三大战役之后,我将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碑的照片展示给同学们看,这座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的纪念碑,背面镌刻着毛泽东的手迹《七律·人民解放军占南京》。当我们用嘹亮的声音齐背出这首诗的时候,同学们的热情也达到了定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紧接着,我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将同学们从感性世界带入理性王国。“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19494月,当时他的心境如何?”“南京为何被称为‘钟山’和‘虎踞龙盘’之地?”“你能想象‘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观场面吗?”“‘不可沽名学霸王’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何种决心?对中国历史有何重要影响?” 当同学们通过讨论,合作探究逐一完成这些题目时,我们对解放战争胜利的理解更深入了一层。正如罗素在《论历史》中谈到的:“历史的任务,不单单是为事实而事实,为真理而真理,而且它还有实践的,道德的,功利的,教育的乃至审美的内涵。”[]

     以上只是一个初涉讲台的新手,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初步尝试。其实,对于有着近六千年历史的南京城来说,[]可以挖掘和利用的资源太多太多。只要我们用心将这些资源巧妙地整合到课堂中,就能够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改变他们对历史的刻板印象,不再觉得历史是久远的“老古董”,从而喜欢学习历史。其次,将乡土历史带入课堂,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他们想要知道的更多,想要了解的更深,历史课堂上老师创设的民主平等的合作探究氛围,就给他们提供了充分的展现机会,让他们享受探究学习的乐趣。最后,将乡土历史带入课堂,还能增强同学们对自己家乡和城市的文化认同感。深爱着这一片饱经沧桑的热土,就会不自觉地要去建设她,让她变得更加有魅力。爱自己的城市和家乡,再谈爱祖国,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如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葛兆光先生在谈中学历史教科书时有这样的论述:历史仿佛给人们提供着关于“故乡”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一定是对村庄位置、房舍田地、乡亲父老、水井道路的具体再现。而是一种关于故乡的温馨感受,使人们一想起故乡就觉得亲切,使互不相识的人一提到共同的故乡有种“同乡”甚至“同根”的感受。“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始终存在着眷恋,这就是历史的价值。[]

“任何改正都是进步。”同样,“任何改变都是创新。”新课程改革下,当我们绞尽脑汁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时,当我们挖空心思要开发课程资源时,当我们想方设法要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境界时,我们千万别忽略了一直藏在我们身边的触手可得的本土历史资源。

 

 

 

 

 

 



 



[①]“六朝古都”的说法,通常是指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的300多年间,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6个政权在南京建都;“十朝古都”是指除了上述六朝之外,加上南唐、明初 (洪武、建文、永乐)、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四朝。

[] 古静海寺占地2 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殿宇林立,气势恢宏,是金陵古刹之一。1 8 4 2 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战败,与英军在古静海寺内议定《南京条约》,后在泊于下关江面的英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为昭示后人牢记历史,致力振兴中华,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于1 9 9 0 年在静海寺原址辟建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为迎接香港回归,省市区政府从1996年起加大投入,扩建陈列馆,铸造警世钟。

[] 罗素:《论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考古发现表明,大约3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6000 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

[] 葛兆光:《乡路带我回家》,选自《考槃在涧》,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